淮南市交通运输局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2018年以来,按照省、市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总体部署,以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为重点,创新公开载体,拓展公开领域,不断提升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突出责任落实,进一步建立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完善了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局直各单位、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政务公开工作。2018年以来,局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政务公开制度完善、工作要点制定、具体任务落实等工作,要求局党委班子成员、局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按照分工抓好政务公开工作的推进,系统内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是健全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并在“淮南信息公开网”交通运输局版块发布了《淮南市交通运输局政务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淮南市交通运输局政务信息公开考核办法》等9项制度。制定了《淮南市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认真落实了 “谁上网、谁负责”和“上网信息领导审批负责制”要求,进一步提升了政务公开工作规范化水平。
三是强化监督考核。坚持分年度制定“淮南市交通运输局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全年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计划、任务目标、具体措施,包括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交通运输财政预决算信息、精准脱贫扶贫、“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城乡公交一体化、行业执法信息、重大决策部署、规范权力运行等内容,并于年底对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考评,根据考评结果实施奖惩,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二、突出决策执行,进一步推动重大事项的公开力度
一是完善制度,实施重大事项决策公开。贯彻落实《淮南市交通运输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重大事项决策行为的实施意见》,主动公开交通运输系统重点改革任务落实、重要政策执行、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情况。2018年以来,在“淮南交通运输网”上发布了 1000余条交通动态信息,涉及到交通环境整治、交通抗雪保通、运输市场整治、超限超载治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城乡公交一体化、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等重大决策执行情况。
二是征求意见,实施重大事项决策公示。对全局性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坚持通过正式文件、新闻媒体、门户网站等方式进行公示,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如2018年度对《关于新增旅游客运企业的公示》、《淮南市2018年度巡游出租汽车申报成品油价格补贴车辆情况公示》、《关于淮南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第三季度特殊群体刷卡运量公示 》、《市交通运输局“减证便民”整治申请材料公示》、《关于2017年度淮南市道路客运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初评)情况的公示(意见征集)》、《关于开通泉山至杨公公交线路的公示(意见征集)》、《2018年淮南市交通运输局项目预算绩效公开表》、《淮南市交通运输局2018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情况》、《淮南市交通运输局2018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等67项重大事项进行公示或公开征求意见。
三是关注热点,实施重大决策政策解读。对于交通运输系统出台的重要政策,主动做好解读工作,让群众听得懂、能理解、可监督;对涉及本部门的重要政务舆情、媒体和公众关切等热点问题,及时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如2018年以来,在淮南政务公开网交通运输版块先后发布了本级政策解读《《关于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配套四个实施方案》、《2018年度船舶和港口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淮南市交通运输市场领域 “红黑名单”管理制度》、《淮南市新建港口码头配备绿色环保 装载运输工具实施方案》等7条信息。转载上级政策解读《【交通部】《交通运输统计管理规定》解读》、《(专家解读)适应新形势 落实新理念 促进新发展——《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图片解读)《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为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做好制度保障权威解读》等17条信息。通过发布新闻稿件、更新网站信息、回复社会咨询、监测网络舆情等方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018年以来,共撰写新闻稿件 570余篇,回复咨询投诉2000余件。
三、突出管理服务,进一步推动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
一是推进重大项目信息公开。2018年以来,坚持及时公开交通建设项目基本信息、招投标信息、验收信息及进展情况等内容。先后公布了《S102孤堆至毛集段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关于凤毛快速通道项目建议书批复》、《关于G206洛曹路项目建议书批复》、《关于山南新区-新桥机场项目建议书批复》、《关于孔李淮河大桥至凤台淮河二桥连接线项目建议书批复》等5条信息。二是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实现了交通运输系统的行政执法网络系统和市政务中心、市信用办、市信息中心的衔接和数据共享。目前,交通运输系统行政执法公开运行系统与政务服务中心平台顺利对接,实现了数据衔接和共享。2018年以来,通过行政执法公开运行系统办理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结果信息近6000条已上网公开。三是推进市场监管信息公开。实施诚信考核、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定期对交通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守法诚信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惩戒和公开各类违法失信行为。2018年,通过企业自评、网上申报、现场考核的程序,对全市19家出租车客运企业2017年度服务质量信誉情况进行了考核,对14家(AA)等级企业、4家(A)等级企业、1家(B)等级企业进行了公示。
四、加强平台建设,进一步保障群众的知情监督权
坚持通过加强政务公开网站、交通门户网站建设,进一步搭建与公众互动交流平台,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注重为公众提供便利服务。认真做好“市长热线” (市长留言)等社会公众咨询回复办理等工作,对群众投诉举报反映的突出问题,严肃认真调查核实处理,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2018年以来,共回复办理“市长热线”(市长留言)在线回复 2000余次,反馈率达 100 %,严肃查处了一批群众反映的行业突出问题。
五、承接行政权力,进一步提升交通政务服务工作水平
一是做好行政权力承接。做好国家取消下放审批事项的承接落实工作,制定了取消、下放审批事项的项目信息表、办理流程,对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及时布置取消工作,防止违规情况的发生。同时,通过行政审批流程再造、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扎实开展对交通运输系统政务窗口工作的监督指导,全面提升了交通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行政权力监管。及时将本部门行政权力清单、公共服务和中介服务清单目录公开,并通过不断清理规范行政权力、优化权力运行流程,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目前,我局市级权限范围内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对照权力清单的各项行政权力都全面、分项制定了权力运行监管细则。
尽管我局政务公开工作水平较之2017年有了一定提升,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局的政务公开工作与市委、市政府和省政务公开办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政策解读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重大决策需要更加透明。三是加大监测力度。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政策解读。按照“谁公开、谁解读”的原则,我局要加强解读的时效性,保证解读在文件发布三天内及时发布。积极落实第一负责人解读文件,保障测评解读准确性。
(二)加强重大决策的透明度。加大意见征集渠道,积极通过座谈会、评议会、网上在线访谈等形式,征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三)加大监测力度。根据反馈测评结果,及时整改。落实责任主体,积极召开全局政务公开督导会,加大政务公开人员专业培训力度,保证信息公开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