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活力十足 经济暖流涌动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推进水运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淮南淮河航运枢纽,淮南港正逐步发展成为皖北以及豫东南地区江淮航运的重要枢纽港,并在促进淮南经济转型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我市今年水运发展情况。
我市境内有淮河、茨淮新河、窑河、淠淮航道等主要河流9条,航道总里程396.6公里。淮河、江淮运河“一纵一横”两条黄金水道使我市境内二级航道总里程达到200公里,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水运呈以淮河和江淮运河航道为主干,茨淮新河、窑河等航道为支线的羽状航运网络。
淮南港为安徽省重要港口,现有寿县、毛集、凤台、潘集、八公山、田家庵、大通七大港区,拥有码头16座,500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39个,最大靠泊能力2000吨级。
“十四五”期间,全市共完成港口工程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今年以来,我市加大港口建设投入,截至10月底,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2亿元。目前在建港口项目有7个,总投资54.49亿元。正在实施前期工作的项目有2个,总投资10.3亿元。
为了充分把握我市水运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促进现代化港口建设和航运业发展,提升水路运输能力,促进多式联运,我市今年完成了新一轮港口规划即《淮南港总体规划(2035)》编制工作,目前已通过规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正上报省政府待批。这个规划从更好融入“水运安徽”,推进皖北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及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打造淮河航运枢纽和皖北及豫东南地区重要的江淮枢纽港的高度,对我市未来水运发展的布局进行了谋划和展望。
淮南是皖北内陆城市,不沿江、不沿海。依托江淮运河通航,淮南成为两条二级航道交汇点,这是淮南水运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我市将抓住机遇,以责任感和主动性加快水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