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公共服务 > 行业新闻

抢抓工期齐发力

淮南淮河大桥建设跑出“加速度”

发布日期:2025-04-22 16:21来源: 淮河早报作者:柏雪阅读次数:字体:[  ]背景颜色:

四月的淮南,阳光明媚,春意正浓;淮河两岸绿树成荫,花草繁茂,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淮南淮河大桥建筑工地上,各类大型机械设备正高效运转,挖掘机、吊车和混凝土泵车等协同作业,整个施工现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在潘集区、田家庵区和市、区交通部门的共同发力下,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的施工人员正抢抓春季有利天气,奋战在建设一线,全力以赴,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大桥建设。

淮南淮河大桥项目起于田家庵区湖滨路与淮河大道交口,沿淮河大道布线,向北跨越淮北大堤,终点接淮上淮河大桥接线,路线全长9386米。该公路大桥项目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行车速度为80公里,共新建一座宽49.5米的跨淮河特大桥和一座跨淮北大堤大桥。其中,中交二航局参建的01标段总长约3.76公里,主要负责主桥、南岸1.4公里引桥和北岸1.2公里引桥的施工。

4月18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位于淮上渡口北岸附近的施工现场看到,大桥主墩21根钻孔桩已经全部完成,锁扣钢管桩围堰累计完成了60根;与此同时,在北引桥区域,钻孔桩的完成数量已达81根。整个工地呈现出一派井然有序又热火朝天的氛围,每一位建设者都在为确保安全、质量和进度而努力拼搏。南岸的施工现场,栈桥的搭设工作也在紧张进行当中,两个水中墩的施工作业即将启动。

“此次我们公司负责建设的跨淮河特大桥采用主跨跨度350米独塔独柱斜拉桥,在同类型桥梁中其跨度为全国最大,因此施工过程中面临三大挑战:首先,主墩承台需埋入现状泥面以下16米,这对深基坑支护和止水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其次,桥塔设计为205.6米高的花瓣造型,异形结构对模板定位和混凝土浇筑精度提出严苛要求;再者,主桥采用不对称结构——边跨混凝土梁与主跨钢箱梁结合,线型控制难度远超常规桥梁。”采访中,中交二航局淮南淮河大桥01标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当地干部群众的帮助支持下,该公司抓质量、赶工期,工程建设已取得关键突破:主墩钻孔桩从今年1月18日开钻,到4月6日全部完成,比原计划提前半个月;锁扣钢管桩围堰的施工正在稳步推进,为下一步承台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岸引桥120根钻孔桩自2月14日启动以来,目前已经完成总量的三分之二,进一步加快了整体施工节奏。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抢抓好时机,精心组织施工,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抢抓施工进度,确保汛期来临之前,完成主墩关键性工程承台施工。”采访中,该负责人说道。

据悉,作为连接淮河两岸的重要通道,建成后的淮南淮河大桥将成为安徽S230省道的组成部分,其建设不仅对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完善国省干线公路网布局、强中心城区间相互联系具有重要意义,还将改善沿线地区出行条件,带动沿线经济共同发展。

分享到: